最新的游戏资讯
精彩的游戏攻略

第6篇聊两句中芯国际(中芯国际深度长文)

第6篇:聊两句中芯国际(中芯国际深度长文)

杠爷说

中美双方分化已是明局。双方都在寻找对方的替代方案。中芯国际此时就是一张打出来的明牌。

贯穿全网的大部分都在聊“光速回归”。其实光速回归没啥可聊的,快渴死了,还不得赶快喝水么?杠爷从来只关心:是解了渴,还是饮了鸩?有持有的价值还是只有玩一票的价值?

回顾基本信息

产业发展状态:当前全球十大晶圆厂排名中,中芯国际排名第五,排在中芯国际前面的分别为台积电(台湾省)、三星(韩国)、格罗方德(美国)、联华电子(台湾省)。其中台积电遥遥领先,市场份额超过50%,技术上也实现了 5nm 的量产,第二名的三星是唯一在制程上面没有落后台积电太多的代工厂,5月20号宣布投入80亿美金扩大三星在5nm以下工艺的制造产能,三四名的格罗方德和联电早就放弃12nm以下制程,所以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几年,全球晶圆高端制程代工大概还是台积电和三星的舞台。

中芯国际简要梳理。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其主营业务为晶圆半导体代工制造,主要为客户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在逻辑工艺领域,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14纳米FinFET量产的晶圆代工企业。

08年公司经营遭遇危机,初代创始人张汝京寻求国资帮助,引入大唐投资成为大股东。张汝京于2010年,和台积电多次专利官司和解后离开。后数次更换CEO后,于2017年,引入曾在台积电任资深研发处长、三星代工任研发部总经理的技术狂人梁孟松加盟担任联合CEO,重大转机得以出现。梁孟松加盟之后,仅用半年多就把中芯14nm制程试产良率,从3%提升到 95%。至此,中芯国际迎来发展加速期。

关键人才

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获得一个轮廓性的印象,这是一家拥有14nm核心技术的公司,少不了关键研发人梁孟松。我们再来简要回顾一下梁孟松的故事。简短为主:

1,在1992年,梁孟松加入了台积电,工作了17年,期间作为重要研发人员经历了台积电击败IBM等制程战役;

2,2006年,双副总职位空缺,集团空降前Intel高管一名,并竞争对手一名上位,自己被调离研发岗位;

3,2009年离职,很快被三星挖走,挂名学校老师,带走了20多名台积电工程师;

4,2011年正式入职,三星代工执行副总,研发部总经理,主导了直接从28nm制程,跨越20nm、16nm,直接14nm制程的研发,并成功的使三星在14nm制程上早于台积电半年,进而抢到了苹果A9处理器订单;

抢到这个订单的事儿,杠爷还得再渲染一下。iphone 4搭载的A4到iPhone 5S搭载的A7芯片,全由三星代工。当时苹果每年要向三星采购芯片、显示屏、内存等诸多配件,供应链比较单一。而且,问题是三星自己也产手机,进一步的,咱们看看Galaxy S(2010)手机外观和苹果的相似度:

年轻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三星手机以前是啥模样的,我帮你们找到了2009年入选网易年度十款手机之一的三星I8910U,是长这个样子的:

然后2011年,三星手机市占率就超过苹果拿到全球第一了。杠爷觉得此时苹果的心情是非常平稳。

所以后面A8处理器就交给了台积电去做,并且也没有出什么问题(其实是一种押注式合作)。进而,这个A9的订单,意义就显得很有意思了。台积电为了撬三星的订单,可是下了血本的,股价一度大跌,具体就不再展开了。

5,台积电,2011年就已经正式起诉梁孟松了。通过电子显微镜验证,三星2009年开始量产的65纳米制程产品和IBM技术比较相似,和台积电的技术有相当大的差异,但是从45nm、32nm、28nm的工艺开始,就和台积电技术具有逐步更高的相似性。2014年5月,台湾法院二审判决的结果是:在2015年12月31号之前,梁孟松不能以任职或者是其他的方式继续为三星提供任何服务。这日期之后,也不能到台积电的竞争对手工作。

6,2017年10月,梁孟松加盟中芯国际。之前在台积电的老领导蒋尚义于2016年加盟中芯国际任独董,并于2019年6月离职加盟武汉弘芯半导体任CEO。

这个武汉弘芯可以多说一句。最近有流出蒋尚义萌生退意的传闻,因为疫情等影响,投资没有到位。武汉弘芯的90%占比大股东“北京光量蓝图”的两位大股东是两位自然人:控股股东李雪艳54.44%,认缴资金为9.8亿元,莫森持股45.56%,认缴资金8.2亿元。而这位李雪艳,此前控股和参股的企业,认缴资金最多也就400万元人民币,而且这些企业与半导体行业无关。更重点的是:原本在《湖北省2019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当中的“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项目,在2020年5月21日发布的《湖北省2020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中已经消失。老爷子一辈子干技术,该不是晚年被匡了……

分析难点

通过以上的梳理,不难看出,中芯国际在短短时间内就获得了14nm制程关键技术,梁孟松(和他能召集的研发人员)是关键。

因为关键人才17年末才入局,所以中芯国际的历史以来的财报的参考性,极大的降低了。让我们尽量榨取一点信息出来,能否轻微瞄一个轮廓:

19年营业收入约217亿rmb,跟台积电是没法儿比了。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虽然华为增加了中芯国际的订单,中芯国际19年营业收入比18年低13.8亿。

从现金流上看,公司营业收入没有太大波动,稳步小幅上升。但是投资方面,从梁孟松加盟的17年开始进行了大跃进。这反映了对中芯南方和中芯北方投资的支出。

净利润不看了。为什么?因为过去经营的比较差,是显而易见的。未来发展前景全靠产品研发,制程取胜。研发费用投入情况,19年投入研发约48亿rmb,距离台积电的212亿rmb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从17年开始,算是在大幅增加。

但是(注意这个但是),研发投入,在晶圆行业,随着制程逐步提高,是指数级增长的,研发时间也会相应延长。让我们回顾一下制程进步的历史:

艰难的进行一点总结

这是极端技术主导的行业,赢者通吃,依靠性价比之类商业技巧难以取胜(参考上面苹果A9芯片订单之争)。

这是一家过去经营的比较烂的公司,技术落后,股权分散,内部可能还有派系斗争。未来,出现有精明铁腕的韦尔奇的概率,不高。

当下成为焦点,主要因为时局变化,需要续命。在国家级基金的重金之下,和一位(群)传奇研发人员的加盟,将还不算太落后的技术完全实施国产化。技术方向可行性很高,所需装备可能有磕绊(光刻机)。

杠爷所能联想到的,好像还有个有点像的例子。

赞(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饭游网

© 2023 饭游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