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人像算法下放会如何?vivo S15 Pro小钢炮头条评测(vivo s15 pro测评)
如果说S12系列是S系的转折,那么S15系列就代表了S系从特质化到大众化的转变。这种转变是需要强大的性能基础和软件算法基础做支撑的。从S12Pro的实际表现看,除了自拍之外,整机的体验受制于天玑1200MAX和HM2主摄,其实是打折的,和X70的差距不小。而S系列事实上又得承担vivo集团全渠道销售的主力机任务,因此增配增质量是必须的。关于S系列转型的逻辑,知乎讨论的已经太多了,就vivo谈vivo还是格局太小,得放大到整个市场和经济环境去谈。之前做过一些结论性的东西,我再精简一些分析放在这里:
从一个人群没那么少,但是特质突出细分领域开始设计产品,并且在其他厂商还没发力的时候就抢占这个赛道,先把份额拿下,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这些领域包括:自拍、游戏、学生机、超长续航甚至是单纯性价比。但这个模式能不能长久,鬼知道。上述这五个典型场景,都会很快遇到瓶颈。喜欢自拍的主要是姑娘,男的喜欢自拍的很少,这就少了一半的人群。喜欢极致性价比的,和注重外观做工服务的,人数也不一样。走过价格敏感期之后,人们多半还是喜欢买更全面品质更高的产品。这就使得细分赛道的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面临转型。
就目前这个消费大环境,典型的两头缩中间聚拢的状态。人民币5000元价位的大盘缩了不小的份额,而极低价位的市场也在缩小,还有换机需求的消费者,关注2000-4000价位段的最多。多个品牌的价位段份额调整数据也证明了他们的入门款在缩减,而主力款在增加;目前Sellin 299美元价位的主要竞争者:vivo S系列,OPPO Reno系列,realme GT Neo系列,小米数字低配版,X系列,Civis系列,荣耀数字系列,华为Nova系列。在他们的发展史上,崛起都是靠一定的特质:S系列是靠颜值和自拍;Reno是靠绝对人类精华的设计和做工,以及一部分领先体验,比如充电;小米数字的低配版是靠本价位的高性能水桶机,打那些价格敏感用户,但又想什么都沾一点,能用的时间长一点;荣耀和华为打外观、系统体验和品牌力;
所以我们面临的市场现状就是3000元上下500元的区域,实际是被放大了,涵盖了千元机的升级用户和5000元机的消费降级用户。这两个用户群的需求基本类似:对外观、质感,性能,影像都有预期,基本都没法妥协。从高端机降级来的客户群,好东西已经玩过了,要求更高。所以对于这一代转型期的产品,在设计和配置上,其实都非常难,能妥协的地方太少。所谓破圈,实际就是扩大自身的客户范畴,传统的价位段客户群,目前已经被放大了,包括了低价位的越级用户和高价位的降级用户,这些用户期望值是要高于传统价位段老客户的。这也是今天看到S15系列如此设计和高配置的根本原因。
如果只想看关于S15系列的结论的话,就是:这是基于天玑8100和骁龙870成熟平台的产业之光,而且蓝厂做到了把X系的高端算法下放,卓有成效。虽然这颗OIS的IMX766V相对X80那两颗主摄还是有一些差距,但我的结论是,基于天玑8100平台的影像解决方案,确实相对天玑1200MAX有质变,这对整个产业来说都是个好消息。另外,蓝厂的算法适配效率和普及度要好于其他厂商,在3000元价位消费者普遍认为参数噱头大于实际效果的今天,S15 Pro基本做到了参数噱头和实测效果是匹配的,而且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另外,我还可以预见,不但S15系列值得买,今年大多数基于天玑8100 IMX766的产品购买价值都是可以的。
我手上这台S15 Pro基于天玑8100平台,整机设计简约大方,后盖为X70 Pro 和X80同款缎黑玻璃,有丝绸质感。
除了静态展示,手机上手的感觉也很重要。S15 Pro上手(上脸)的质感很强,缎黑玻璃显档次,双圆镜头设计有辨识度。最近看了很多未发布的新机,感觉这个季节OEM们的设计风格趋向于扩大镜头部分的视觉效果。23mm的IMX766和14mm的超广角其实镜片很小,你做个小模组视觉也没问题,例如FindX2 Pro那三颗顶尖配置的大尺寸三摄(IMX689 IMX586 潜望镜)采用的就是小模组视觉。到了2022年,设计师们突然就很喜欢大圆形视觉体系,多款手机均采用这样的方式处理后部视觉。好看不好看我不知道,反正辨识度是够了。小模组视觉可能确实存在辨识度不足的问题吧。
凑近看细节,这是值得特别表扬的地方。vivo总是能把中等价位产品的云阶做的像高端机的样子。主视觉上两颗镜头分别为1200万像素超广角和IMX766V F1.8,以及一颗200万像素黑白。相对竞品一堆800万像素的超广角,这颗1200万像素1/3大小的底还是略好一点。主摄支持OIS防抖,但又不完全只是OIS,营销术语:蜂鸟级防抖。S15 Pro的EIS电子防抖算法结合OIS可以实现比一般OIS更安全的快门指标。
其他的部分如宣传里说的,一步到位的毕业款:X80同级别三星E5/E4高刷屏,80W/66W充电,其中80W为双电芯版本。天玑8100性能三件套,X轴马达,扰民扬声器一概不少。除了塑料中框和无线充电,S15 Pro大概是史上定义最全面的S系列,也是多少厂家每天都在琢磨的小水桶机。
Part1:S15 Pro影像综合能力评测
其实对这个价位手机来说,传统印象就俩:参数忽悠大于体验实质;以及凑数体验太多。从黑历史看,整个行业都是这样,公司研发资源有限,只能优先照顾头部那些真正的影像旗舰,中高端机的影像能力,差不多就得了,反正参数噱头放一放,用户实际也看不出来啥。S15 Pro的宣发口气非常大:电影感人像能力。实际含义就是通过算法和软件的适配,去打造S系列也可以拍出令人满意的人像样张,从而把整个vivo品牌人像顶尖的印象深入人心。所以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要苛刻测试,参与对比的手机是iPhone13 Pro MAX和X80 Pro,无论是人像还是综合成像,S15 Pro都要面对这俩标杆。
首先是下午两点的强光环境下人像样张。需要特别提示的是,S15 Pro可以用50mm焦段(IMX766V裁切)做人像拍摄。从样张看,人像肤色算法非常稳定,焦外的细腻度很好,色彩表现也比较准确,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强光下色温似乎有点不准,偏暖。S15没有配备独立的色温传感器,这方面确实弱了点。
夏季下午两点多的超逆光人像样张,这两张照片基本碾压了过去所有这个价位段手机的人像表现。值得一提的是,画面风格呈现油润的感觉,这可能就是电影感人像的来源。你可能很好奇这个场景下X80 Pro的蔡司人像如何?
最大的区别是色彩的准确度和成像细节。另外,S15 Pro测试固件的边缘成像和发丝抠图算法还不太成熟,出错率远高于X80 Pro。仔细对比两张照片,会发现模特身上的复杂桃红色小裙子表现基本一致,但是人物面部细节,S15 Pro的涂抹感要略大于X80 Pro的主摄。HDR宽容度方面,S15 Pro的画面自然清
新,X80 Pro主摄的HDR力度稍微有点大。
夏日下午6点左右的逆光风景样张拍摄。这三张照片我让好几位专业摄影师做了双盲测试,几乎全部选择了X80 Pro的蔡司自然色。iPhone的天空层次感最好,但是出现了传统炫光鬼影绿点。S15 Pro表现中庸,最大的问题是湖面光晕出现了轻微的断层和黑晕。HDR方面,iPhone的力度弱了点,S15 Pro和X80 Pro的表现都好一些。
夕阳下的超逆光人像,iPhone表现确实不太行,面部细节一塌糊涂而且肤色非常僵硬。但是iPhone的色温维持的很好,天空表现层次感也是最佳。S15 Pro的夕阳逆光人像HDR表现不错,但是出现了色温偏离,衣服红色偏品较为严重。X80 Pro则综合表现最佳。边缘抠图算法,这仨都不咋样,均有错误。
vivo试图在不同的产品线上尽可能做到功能体验的差异化。S15系列也具备和X80系列一样的摇摄风格。大概就是背景呈现一种速度感,并把前景人像拍摄清楚,显示出动静的落差,很有意思。
室内暗光人像,X80 Pro综合表现还是全面胜出的,但S15 Pro第一次具备了该价位手机拍摄人像时候不具备的质感和反差,这是很好的体验。当然,槽点依然是红色偏品和边缘成像模糊,以及抠图有些错误。
S15 Pro相对X80系列多出来的功能叫“美丽档案”。该功能可以通过前置3200万像素镜头侦测你的脸型,皮肤表面细节侦测计算你的肤质,并且自动匹配出一套适合你的自拍美颜美妆参数,可以保存直接套用。S12 Pro的自拍是人间奇迹,这个奇迹已经成为历史,S15 Pro用美丽档案代偿了这方面的缺失。
该功能对活在自拍世界走不出来的人很有用,但是对我的模特圆圆这种天生丽质就作用有限。仔细对比还是能看出来一些差别,例如肤色的均衡性,眼角肤色和暗斑的优化,自然妆面,都是可以感知到的。比较神奇的一点是,该算法只对面部和皮肤起作用,对衣服不起作用。
总结一下S15 Pro“电影感人像”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
vivo对天玑8100平台的驾驭非常成熟,S15 Pro的影像能力是要超过去年同期这个价位绝大部分IMX766的表现的。
人像算法的下放使得人像样张影感十足,很讨好眼球的画面感。暗光拍摄相对同类产品好不少,甚至比肩4000元价位的产品。
自拍里增加了美丽档案功能,非常实用。自拍依然保持了高级的水准,行业一流。
色温、边缘成像、HDR相对头部的影像专业旗舰还存在差距,但相对历史同类产品已经是极大提高。
抠图算法还比较弱,影响出片率
Part2:天玑8100平台性能量化测试
不同厂商对不同定位的产品的性能调试基准不一样,最终体验也就不一样。S系列确实开始强调性能表现,实际测试成绩如下:
GeekBench5的测试成绩低于realme GT Neo3,比较保守,但是功耗也显著低于GT Neo3,只有3.2W。vivo现在总体的性能策略是保守中对于个别应用积极进取,估计还是为了保发热和续航吧。
GFXBench5的测试成绩也差不多,属于中庸成绩很低的功耗,只有3.5W,这个功耗甚至显著低于GT Neo3。而X80的天玑9000在这里上到了4.8W,X80 Pro 8G1打开极限性能模式之后竟然给我整到8.1W的功耗。
3Dmark测试,3.6W的功耗对应5937分成绩,性能保守,功耗很低。
涉及到常规负载的PCmark效能测试,得到11260分。同期骁龙888是13000分,天玑9000是14000多分。依然释放保守,功耗很低…..
通过多个场景的测试,S15 Pro的性能设置相对比较保守,同期也实质性的降低了功耗表现,几乎所有的功耗指标都低于激进调校的天玑8100。时间有限,我只用S15 Pro测试了PUBG亚服,基本不发热…….
就像我这两天说的,现在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需要换手机的时候有没有一个价格合适,各方面没太多问题,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卖点就足够了。S系列正是为这个需求诞生的。S12全球销量位列第七,S15依然要保持强大的竞争力,这是蓝厂的基本盘,不容有失。只有S系列份额稳住了,才有X系列冲击高端的可能性。从实际体验看,S15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所以,S15系列,确实是这个价位段上半年最值得推荐的产品,各方面都照顾的很好,最关键的是没有出现过往行业里参数噱头忽悠大于实质的状况。这对S系列的转型升级非常关键,如果我开头说的,目前这个价位段的客户群被扩大了,低价位和高价位的客户群都涌入了S15的目标群体,他们的要求更高,更苛刻,vivo在S15系列上的设计和诚意,目标就是为了伺候这俩大群体去的,毕竟这才是真正的增量,这才是真正的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