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框手机开拓者,体验这款6年前的乐视一代,最初的全面屏产品(乐视手机全面屏2018年)
拒绝参数,只谈体验,关注导盲犬小扣,真实解读您熟悉的数码产品,本文阅读预计耗时3分钟。
国产智能手机的发展,从某米开始,便快速进入到了拼参数和性价比的时代,各路大神厂商轮番出场,大有将手机市场变菜市场的前奏,这中间,也的确产生过许多有亮点的产品。像在2015年的北京,国产品牌乐视就曾推出过一款超级手机一代(以下简称乐1),它是一款设计驱动的产品,很多细节和功能至今看来仍有前瞻性,特别是“无边框”的设计,一度引发巨大“争议”。本期导盲犬,分享一款二手乐1体验,看下这款6年前的手机那些曾经的亮点如何退化为槽点。
由于发售年代久远,目前市面上没有全新产品,因而导盲犬手里的这款乐1也是捣腾的二手。手机包装还在,配件残缺,成色斑驳,唯有机器本身因为戴着清水套,去掉之后看,还有几分当年新机的姿色。把玩乐1在手,看到手机5.5英寸屏幕的大小,已经有点小巧的感觉,即便算上9.5毫米厚,170克重量,它仍然是轻便的代表。当然,对于这款乐1,最亮眼的当属屏幕,它几乎是手机的核心卖点。没有全面屏的年代里,乐视提出的是无边框屏幕概念,也就是砍掉手机正面屏幕两边的边框,只留下狭窄的上额头和下巴,勉强是勉强了点,算是当年行业技术的天花板了。
进一步来看真机,乐1的正面屏幕,除了白色的上下边框,中间屏幕确实是黑得纯粹,黑得一体,熄屏状态下浑然一体,观感独特。不过,点亮屏幕后,颜值立马大变样,尤其是在浅色背景里,屏幕还是那个屏幕,而左右边框的大黑边异常突出。由于正面只有黑白两色,因而屏幕以外的边框,在熄屏下有多浑然一体,在亮屏下就有多膈应人。也只有拿到真机在手,才能明白所谓的ID无边框是多么可笑,这是当年最主要的争论,不过现在来看,如果一心投入看屏幕,时间长了,好像也没那么难看,毕竟,现在的异性全面屏,几乎都是这样的塞一团黑痣出来。
除了屏幕上的设计亮点和槽点,乐1一些细节上的设计值得称道,像它首发的type-c充电数据接口,确实引领着潮流。正反面盲插,数据传输速率更快,通用扩展性更大,这是当年宣传的卖点之一,但作为行业吃螃蟹者,乐1的这个C口在当年可不那么“吃香”(毕竟大家都是micro usb)。总之,乐1的出世和C口的加持,至少有两个意义,一是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方便的接口标准;二是,它将这个原本只有旗舰手机的配置放到了千元机里,普及了C口,值得被铭记。
另外,乐1的硬件设计上,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配置,那就是红外遥控端口。这个设计其实在更早的国产手机上都有配置,只不过断断续续并未传承,乐1在千元机上加红外,同样促进了这个硬件设计的普及,包括后来的某米更是将之当成旗下手机产品的标配。遥控操作电器,汇聚成各个家电中心,不得不说,这个设计的高明在于思路,而非技术。实际体验下,使用乐1操控红外家电,设置按钮的震动反馈,和实体遥控的触感并无两样,再也不用四处找遥控器了。
体验完硬件,再看软件,乐1的系统UI,在当年来看,外表是小清新印象,系统的UI设计和颜色搭配,靓丽有动感,可能这也与纯黑的壁纸有关。简单来看,乐UI的桌面分为三大部分,主页最左侧的乐荐,属于信息流设置,不可删除,功能类似现在的智慧和信息助手。其次是主页dock栏下的LIVE入口,也不可更改,点进去还是信息流,最后才是向右滑动的传统APP页面。可以看到,乐UI的这些功能大部分需要网络支持,且不可自定义设置,看着宏大,实际上定制程度有限,对于智能机而言,锁死过多,并不利于有点自缚手脚的味道。
还有一个需要着重提出来,乐UI当初提出的概念是覆盖全终端,即手机与乐视网是联系在一起的,是整个生态链条上的一个节点,与其他地方的数据共通。等等,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理念很熟悉,对了,可不就是菊花厂的“万物互联1.0”吗?可以说,这个概念的目标和构想还是非常好的,乐视本身的电视、网络等内容生态当年也确实做得风生水起,如果不出意外,“为梦想窒息”的口感一定可以实现,那乐视手机估计就能坐现在菊花厂的交椅了。然而,小编说的是如果。
退一步来看整体,乐1的产品设计无疑是亮点,即便ID无边框再怎么吐槽,它带来的“改造屏幕”这个方向很对,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全面屏当道的时代了。如果非要说真实的槽点,乐1包括它后来的继任者,大概就是把价钱下拉得太低,让自己做了昙花一现的产品。回头来说,对于任何一家以设计和研发为驱动力的品牌厂商,它带来的产品不一定最完美,但一定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