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个智能单品,向物联网转型的海尔如何突围全屋智能战局?((海尔全屋智能方案))
智东西(zhidxcom)
全屋智能无疑是智能家居产业未来最令人期待和兴奋的趋势,当然战事也是非常激烈。作为海尔向物联网转型的三架马车之一,海尔U 智慧生活平台的目标也是打造无处不在的全屋智能。
海尔从家电起家,已经摸索出从智能单品,到智能成套,再到智慧场景解决方案的演进路径。目前海尔已经开发出2000 智能单品,180 智能成套。今年3月7日,海尔正式发布了「4 7 N」全场景定制化智慧成套解决方案。
“4”是指海尔持续迭代升级的4大物理空间,包含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浴室、智慧卧室,“7”代表的是全屋空气、全屋用水、全屋洗护、全屋安防、全屋语音、全屋健康、全屋信息7大全屋解决方案,而N是个变量,代表的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自由定制智慧生活场景,实现无限变化的可能。
海尔早已不是我们眼中的传统家电厂商,而是力推开放,全力突围全屋智能的物联网平台。5月10日,智东西联合海尔优家组织的海尔智慧家庭公开课在智东西旗下「智能家居」社群开讲,海尔优家副总经理陈国伙主讲就主题《海尔智慧家庭的物联网实践》,对海尔智慧家庭进行了系统讲解。
本文为主讲导师海尔优家副总经理陈国伙的讲解实录,共计13347字,预计读完需要18分钟,在浏览之前一起了解下提纲:
1、海尔物联网转型的总体架构;
2、智慧家庭从单品智能向全屋智能的演进路径;
3、海尔智慧家庭解决方案解析;
4、U 智慧生活平台的业务框架;
5、海尔智慧家庭的市场化落地;
大家还可以带着以下问题进行浏览,主讲导师陈国伙也都给出了解答。
-海尔做智慧家庭与小米等公司的区别?
-海尔如何选择哪些AI功能自研,哪些跟第三方合作?
-如何理解未来智慧家庭交互入口是分布式入口?
-海尔智慧家庭理解和决策中心U 云脑将如何开放?
-带屛智能音箱会否是下一个爆发品类?
-语音专用芯片和图像识别专用芯片在家庭场景是否是未来趋势?
本场公开课超过2400名用户参与听课,如果你也需要加入「智能家居」社群,可以添加创课小助手楠楠的微信进行申请,ID是zhiyixiaonan。
「提醒:如果希望下载每期实战营的完整课件,可以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回复关键词“海尔公开课”获取。如果你希望成为讲师,可以回复关键词“讲师”,进行申请」
主讲环节
陈国伙:大家好,我是海尔优家的陈国伙,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智东西「智能家居」社群跟大家分享海尔在智慧家庭物联网的一些实践。为什么说是物联网呢?因为整个海尔集团都在强调物联网转型。我们认为整个智慧家庭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万物互联,而且是基于万物互联,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
谈到海尔,很多人都认为海尔是一个家电企业,也有很多人问我,海尔做智慧家庭跟别的公司有什么区别?平台如何做到互联互通?我待会为大家一一解答。
家电企业以前是把产品卖出去之后,就跟用户脱离了关系。如果用户联系我们,一般都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需要进行售后服务。现在有了物联网,我们可以把很多之前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比如可以跟用户直接进行连接和在线交互,听取用户的需求,化被动为主动。
由于能够直接地跟用户进行在线交互,因此我们能掌握用户的很多信息和数据,同时因为有这些数据,能够产生一些新的商业机会。因此,家电已经不再是一个电器产品,而是可以产生新的服务机会,甚至可以把第三方引入进来,变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以前冰箱可能只是一个冷藏空间,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冰箱来管理食材和健康。这样,就可以形成整个智慧家庭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机会。
我们很清楚,海尔以前在制造方面是很有优势的。另外,在家电方面,海尔提出了网器的概念。首先电器要变成网器,网器智能化之后,下一步就是变成智慧家庭。所以,对于海尔的物联网转型,我们称为一端连着智慧家庭,一端连着智能制造。对外,我们给用户提供整个智慧体验;对内,我们把用户行为数据反馈到整个生产制造内部,进行实时迭代;中间则是用户,我们希望从顾客到用户,再到以用户为中心,能够让用户在这个生态和平台里面持续交互和迭代。这样就能产生数据,而数据就能够支撑商业模式。
在这个大平台上,对应有三个平台,分别是U 智慧生活平台、OSO顺逛社群云平台以及COSMOPlat工业云平台,这是海尔物联网转型的总体架构。今天会重点跟大家分享我们在智慧家庭上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很多人都在问,海尔做智慧家庭跟小米以及其他公司的区别是什么?我们的起点不一样,因为海尔是以家电起家的,做智慧家庭是个目标。所以从家电到智慧家庭,我们经过的路径跟别人可能不一样。我们认为,在家电到智慧家庭的演进过程中,要经过这么几步:
1、从传统家电到单品智能。把每一个家电变成智能家电;
2、要形成互联互通。每个家电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但是只有智能和互联互通是不够的,因为未来整个交互模式会发生新的变化,用户希望能够通过语音、手势和图像的方式来进行交互;
3、从互联互通到智能交互,接下来就是要达到一个无处不在的全场景智能。这里很重要一点,就是从被动到主动,能够让设备来主动为用户进行服务,而不是我们去操作它,去使用它。
在整个演进过程中,我们把智慧家庭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单品控制。行业做的比较多,大意就是通过APP去控制。很多人问这个有没有价值,我认为这是一个必备的阶段。因为有了第一阶段,互联互通才有可能;
第二阶段是互联互通。我们把互联互通分成好几个层面,分别是设备的互联互通、用户的互联互通、场景的互联互通以及数据的互联互通;
第三阶段是人工智能。语音只是其中一个。人工智能的引入,在于主动服务、主动思考,能让家电根据用户的习惯和行为来主动为他推送服务。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一些知识图谱、OS以及场景联动等;
第四阶段是面向未来的全屋智能,我们定义为生活X.0。因为我们认为未来的用户需求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其实你很难定义每个用户的需求,只有把场景和智能组合交给用户,让用户来进行定义,这就是我们提到的生活X.0的概念,也就是一定要把整个产品定义交给用户。
对于智慧家庭的挑战,特别是从智能家电到智慧家庭面临的挑战,我们分成了几大部分:
1、用户体验。很多人认为用户体验只是产品体验,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用户体验实际上涉及到用户从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以及售后整个服务。特别是智慧家庭,它是一个硬件产品,用户可能通过你的宣传了解到你的产品。这个产品有没有地方去体验,我们觉得这很重要,这也是海尔独特的优势。另外,用户要使用整个智慧家庭,有没有办法成套地进行服务;
2、互联互通。我们认为,包括产品的互联互通以及平台的互联互通,还有信息和服务,特别是跟一些标准协议的兼容;
3、生态服务。未来整个家电产品,肯定不只是一个家电,必须要有额外的一些服务。这些服务跟产品之间能不能很好的关联起来,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
4、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需要多方来合作共赢,一个产品不只是卖硬件,还需要服务,而服务就需要第三方来配合。
海尔智慧家庭的基础就是家电,这一点也是我们跟别的公司最大的不同点。大家经常会问到海尔跟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小米出发点肯定不是家电,而海尔智慧家庭的基础是家电。整个智慧家电组成的基础是智能单品,这是我们做智慧家庭的第一步。首先把整个单品的智能体验做到极致,也就是我们的冰箱、洗衣机、空调和热水器;同时由这几个单品去带动周边的成套,我们叫智慧成套。我们会围绕着美食、厨房、洗浴室以及卧室形成一定的智慧成套,这样也能形成相互之间的联动。
围绕智慧成套,我们又会形成一些小生态圈,比如美食生态圈、洗护生态圈以及空气生态圈。到目前为止,我们有超过180个智慧成套。最后我们强调智慧场景,场景是什么?功能是产品的一个特性,但是用户要的是一个场景。比如二维码是个功能,但是用户用二维码来进行交友和支付,这是两个不同场景。所以,整个海尔智慧家庭,我们是从单品经过成套,最终形成整个智慧家庭的场景,我们叫作单品-成套-场景,其实也就是下面我要讲的4 7 N。
这张图我们可以看下从不同角度对海尔智慧家庭方案的划分。从空间角度,我们分为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浴室以及智慧卧室;另外,围绕整个解决方案,我们分为七大解决方案,分别是全屋空气、全屋用水、全屋洗护、全屋安防、全屋娱乐、全屋健康和全屋信息。
之所以提到全屋智能,我们认为智慧家庭它不应该是局部的,而应该是整套的。比如空气,它应该是整个空间的空气解决方案,而支撑这些解决方案或者是解决方案能够产生的其实是一个场景。在每一个空间、解决方案以及场景中,我们都形成一个自由的组合,对于不同的客户,可能他的客厅不一样,厨房不一样,浴室不一样,能够组合成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提出智慧的全场景定制化成套方案,也就是在整个智慧程度上是可以定制的,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来定制,也可以根据房间大小,用户喜好喜好,功能需求来进行定制。
整个海尔智慧家庭的全套产品,有超过十大产品线,品类超过2000个。这2000个都是原创的,并不包括与第三方合作的一些生态链产品。另外,智能成套有超过180种。
刚才提到海尔智慧家庭是从产品到服务再到场景。比如拿空气、空调来看,之前海尔提供的更多是一个空调产品,但是其实用户要的是空气解决方案,另外不同客户可能有个性化的需求。因此针对整个全屋空气,从之前的空调制冷机到空气解决方案,我们提出了“恒温、恒湿、恒净、恒氧”的解决方案。同时,再往后延伸可以针对不同人群,比如母婴,我们可以提供母婴空气解决方案,这是从产品到个性化方案的变化;另外在空气解决方案里面,从以前被动的控制,到结合大数据,可以对用户的喜好进行个性化的推荐。
下面讲一下厨房生态圈。之前冰箱是一个储存食品的冷冻空间,经过智能化之后,已经成了从食材管理到家庭健康的中心。通过冰箱我们可以对食材进行管理,比如在冰箱里面安装一个摄像头,能够对冰箱里面的食材进行自动识别,从而进行管理。相比于人脸识别,冰箱里面的摄像头,面对的是有堆叠的食品甚至是包裹着保鲜膜的食品,识别其实是挺难的。
除此之外,我们把冰箱变成了整个厨房的活动娱乐空间。在厨房里面,你可以通过冰箱来进行交互。你在厨房的时候,可能需要释放你的双手或者有些是双手没法操作的,所以给冰箱装了一个人工智能语音交互的功能,你就可以通过语音去跟冰箱交互,进行菜谱查询,并且能够通过网器互联的方式,把这些菜谱同步到其他的网器或厨房设备里面去。
因此人工智能在厨房美食生态圈的应用,一个是语音,另一个是主动推荐,也就是释放双手,为你个性化推荐所需要的菜谱美食,同时以冰箱为中心构建美食生态服务,可以跟后方的生鲜购物关联在一起。当冰箱里面的食物出现短缺,或者你有其他的一些需要时,就会主动给你推荐并可以通过冰箱来进行购物。当然,你可以把整个厨房变成娱乐空间,里面可以播放一些视频和音乐,同时也可以根据饮食喜好进行管理。
通过这样的方式,你会发现海尔已经从以前卖冰箱产品到卖服务,变成了美食生态的平台。对于这个平台的其他玩家和技术,我们可以合作。海尔搭台子,来吸引第三方给用户提供完整服务。往上追溯,我们让整个冰箱拥有可以进行产地溯源的能力,通过RFID以及二维码,就可以对所有的生鲜食品进行产地溯源。另外,在溯源之后,可以根据喜好进行菜谱推荐,最终营造的是一个家庭的健康。
刚才提到把空调从一个智能设备变成了个性化服务解决方案,把冰箱从一个存储空间变成了一个美食平台,同样地我们把洗衣机也变成了一个平台。对于洗衣机,在大家看来,以前都是被动的服务,需要了才想起用它。但是,如果让洗衣机也连上了网,就像我前面所说到一切,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目前,通过洗衣机我们做到了从洗衣机到衣联生态,如果围绕着用户衣服的洗、护、管、穿、购,可以形成一个很大且不一样的体验。
目前,我们与几百家服装企业,成立了衣联生态联盟,制定了可持续性RFID标准。当每件衣服有了RFID之后,结合洗衣机就可以对用户的洗衣习惯、衣服穿着习惯进行采集,这时衣服就成为我们物联网的一个节点,而洗衣机成为了一个平台。通过这样不断地去分析用户行为,就可以给第三方或给用户衣服推荐衣服相关服务。
关于海尔智慧家庭,我刚才举了三个例子,当然还远不止这些。大家会发现海尔做智慧家庭不仅仅是在做一个产品,我们认为产品的体验是基础,是必需品。但是如果只是做一个硬件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希望把硬件服务连接到生态,从只通过海尔优家为用户提供服务到能凝聚多方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是我们强调的海尔智慧家庭生态圈,也是我们的战略定位。
海尔智慧家庭有哪些独特的能力呢?主要包含一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产品,就是前面讲到的,我们的产品不只是硬件产品,还需服务和生态;
第二部分,我们认为成套很重要。智慧家庭一定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单品,所以我们做的是整个成套的设计、销售、服务,这也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当用户需要成套的智慧家庭时,第一反应是想去体验一下,但仅仅是线上的体验肯定是不够的,所以需要有线下的体验店。而只有体验店也还不行,在体验之后,用户可能希望能够根据他的户型,根据他的需求来定制方案,这考验的是成套设计能力。
成套的设计能力,我们现在已经在全国上线,我们现在能做到的是一键定制。一键定制的前提是因为我们能够根据你小区的户型自动匹配你的方案。只要告诉我们你的小区地址及户型,就可以直接从我们产品库里面根据需求为你推送一些合适的解决方案。
除了这个之外,销售也很重要。当决定要买了,用户希望整套解决方案也能够出货。这点考虑的是一站购齐省力,不需要跑很多家就能够把所有东西搞定,所以这里面的成套销售能力体验,就是海尔以家电为核心的同时,能够结合第三方的硬件,整合在一起,给用户一站式服务。
而安装服务,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能做到一步到位,一个团队一次性解决用户的所有需求。这有赖于海尔在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海尔有成套的服务网络,目前我们有超过2600 的成套服务网络,超过4000 的金牌服务管家,以及到镇到村的成套服务需求满足能力。我们在2007年和2008年的家电下乡中,已经把这个网络给构建起来了。当然,这几年互联网公司也意识到了,也开始构建这方面的一些能力。
除了前面讲到的海尔智慧家庭的一些产品和服务,其实我们做智慧家庭很重视的是背后的能力。就像前面提到的,我们需要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所以,在智慧家庭、全屋智能里面,我们提出了AI愿景,希望能够把家电跟家庭融为一体,家电能够形成一个机制,把家庭当成一个智能的实体来看待,这样就需要为家电装上大脑,需要让家庭里面的家电能够有效地协同起来,我们称之为家庭机器人化。
而家庭机器人化的背后就是U 智慧生活平台,U 平台能够对家电进行在线管理,能够不断迭代,使得我们的家电软件化,以前的家电更多是一些机械的东西,就是产品一出厂功能就固定了,没法升级和迭代,要想升级迭代就得返修返工,当我们有了互联网和U 云平台后,家电的软件能力就可以跟手机一样进行在线升级和迭代。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海尔智慧家庭背后的技术平台,即U 智慧生活平台。U 智慧生活平台的基础就是IOT,但是我们把IOT加上了AI。我们认为IOT只是个基础,基础加上人工智能才能形成一个智慧大脑。在上图大家可以看到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终端,其中包含两部分,一个是网器,就是通过IOT的能力,让这些网器家电能够相互连通,能够上网;第二个是用户社群,用户社群实现的是让用户能时刻跟这些家电进行交互和使用;
中间的U 智慧生活平台包括几部分,有一个是UHomeOS,UHomeOS应该是行业里面第一个专门为家庭定制的操作系统。我们认为在PC时代有windows,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iOS和安卓,那么在物联网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家庭应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由于现有的操作系统没法满足智慧家庭的一些需求,UHomeOS就诞生了.我们为它提供物联能力,也就是让家电能够上网。
除了提供IOT平台,我们还提供一些硬件模块,这些硬件模块可以满足各种场景的需要。提供行业连接能力之外,我们也很关注芯片和模块。
我们提供一系列不同场合的场景模块。比如传统的消费电子,它的生命周期可能就两三年,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合适。但是,整个家电的生命周期是8到10年,同时对防潮是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针对不同场景,我们提供了超过28种模块,而且这些模块能够兼容到现有的传统产品;
另外,针对物联网安全,我们专门为智慧家庭定制了物联网芯片,把安全和互联互通协议植入了芯片,是我们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在安全方面的保证,从连接层开始,就来保证安全。
对于交互,主要是语音,包括APP的交互。数据是核心,目前我们平台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数据平台。我们把所有用户在使用家电、APP或者语音等行为进行一些脱敏的采集跟记录,整体算了一下,平台交互次数超过了4000亿次。当然,这个数据是用于改善用户的体验而不是用于非法用途。对于数据的使用,是我们认为在物联网时代很重要的一点:数据驱动的产品智能。
那么,对于业务场景,我认为在未来用户的需求是不确定的,也就意味着你不可能穷举用户的所有场景。你只能做一些基础型的组合,同时把场景定制化能力开放出来。这也就是上面说到的业务场景开放。通过我们的平台,可以把定制能力交给第三方,如果对海尔这些家电的互联互通场景感兴趣,你也可以做一些开发。
如果要用一张图来总结U 智慧生活平台的定位,我们取名为U 智慧生活X.0。在公司,我们叫1 2 3^N,1是指UHomeOS,2是指IOT AI。对于3^N,我们认为交互方式很重要,用户肯定不只有一种交互方式,用户可以定制场景和服务。这是我们对U 平台的归纳,在后面我也会讲一讲。
这张图展示的是UHomeOS智慧家庭操作系统,区别于之前的操作系统,我认为很重要的差别在于它是一个分布式的。
首先,它把整个智慧家庭当作一个整体;第二,它是以场景为核心,功能和技术是背后的能力。从这张图里可以看到,我们会有几方面的侧重点,比如硬件的可裁剪、智能的体验、互联互通以及安全。上述四点是UHomeOS的重点,但是我们关心的还是用户长期的体验。因此,这也是我们把家庭作为一个整体之后给用户呈现的场景,用户在使用场景定义、管理和运行产品过程中,我们能够实时的给平台一些反馈,甚至进行在线升级
上面讲的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抽象,在具体落实到版本时,我们把UHomeOS分为三个版本。三个版本之间能够形成互联互通以及协调联动,分别为Full版本、Compact版本、Lite版本。在物联网时代,最大的不同在于硬件的碎片化,硬件的更新迭代不可能像移动互联网、手机那么快。比如家电,一款硬件有可能就是工作6到8年。另外对硬件成本也会有一些要求。因此,针对UHomeOS,它的底层就是微内核,也是公共的。
Full版本能够兼容安卓系统,也是考虑到在强大的安卓生态中,我们能充分利用它的一些优秀应用和体验。相对于Compact版本,Lite版本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另外对硬件内存的需求不大。Compact版本是一个折中的版本。看起来三个是相对不同的操作系统,但整体会有统一的操作界面,这样对于用户而言,在管理家庭的众多设备时,也是只看到一个统一界面,并不需要去关注每一个设备的情况。
这个操作系统的设计理念来自于通信系统。在很多通讯设备里面,大家知道一个通讯设备有多个机架和多个框,每个框里面有十几个单板,而每个单板就是一个操作系统。同样地,在通讯系统里面,如果需要对每个单板进行管理,会变得很麻烦,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很难去维护。在未来的家庭里面,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智能设备。它们都要上网,都要进行外部的交互和互联互通,我们不可能对它足够打开。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操作系统就需要有分布式的管理,给用户呈现的是一个简单的操作界面。
我们总结了UHomeOS的六大特征:
第一是可定制。可定制体现在整个内核的可伸缩、可裁剪,针对不同硬件,会有不同的版本去适用;
第二是强调大安全。我们认为安全是一个体系,是系统工程,绝对不是单点的事情。所以,我们是分层次的。比如自备的软件安全、硬件安全和APP安全等,这些都是要去考虑的,把用户的界面设计简单,再通过技术方案来把安全实现,这才是一个安全的措施;
第三是全互联。我们把互联互通协议都集成到系统中去,在OCF、WI-FI这些联盟中,我们都有参与这些标准化的工作;
第四是人工智能。我们把人工智能分布式的入口和多模态的交互方式都集成到整个系统中;
第五是富生态,在整个生态方面,我们会对接一些智慧家庭的第三方生态,让用户使用UHomeOS时,不需要再去引入第三方的资源;
第六是一体化。这点也是比较重要,我们认为未来的整个云端是一体化的,本地的东西会需要用云端来运行和处理的。
这是UHomeOS的六大特征,也是U 智慧生活平台1 2 3^N的 ”1” 。
我们把AI分成两块:一块是交互,就是语音和图像的交互方式;还有一种是主动服务。在自然交互中,我们涉及到自然语言、图像识别、深度学习以及海量语料库。为什么要提到自然语言呢?其实很多人都在问,海尔有没有在做人工智能?又是怎么考虑的呢?上周末我们也发起了一场智慧家庭人工智能的产业研讨会。很多专家都在问海尔如何选择哪些人工智能自研,哪些跟第三方合作呢?我们很明确地说,如果通过通用数据能够训练出来的,我们绝对找第三方合作,但是如果需要专用数据训练出来的,那么我们会自己来做。所以,我们的自然交互更多围绕智慧家庭垂直场景的优化,只做针对智慧家庭的场景,其他场景我们不做。
在自然语言这块,我们也会为了整个家庭家电的语音交互去进行优化,比如行业里面的有一些语音识别在通用场景都能识别得很好,但是一旦到了家庭家电场景时就会发生错误。在家庭家电中,比如洗衣机会有冲浪洗等专业名词,这在一般情况下,普通的语音识别是识别不出来的。除了自然语言和语音识别外,还有语义识别,语义识别体现在我们对家电的一些操作。正常情况下,通用的数据训练出来的语义我们不做,但是跟家庭家电相关的,我们会进行一些优化。
第二个就是图像识别,我们也是注重跟家庭家电相关的。比如,刚才提到对冰箱里面的果蔬等食品进行识别。我们常见到的人脸识别、户外物品识别都是通用场景下识别。由于冰箱这个特殊场景,首先用户对摄像头的摆放位置是很随意的,甚至有可能存在堆叠或者是被遮挡的情况。对于这些场景下识别,我们是会自己做的。目前这块在整个识别行业里面也算领先的了。我们上次做了一个测试,在冰箱不超过50%遮挡情况下,识别率达到最低87%,最高90%,这是我们针对果蔬场景在特定空间中的图像识别。
而深度学习是服务于海量语料库的。海尔有几十年售后家电的服务经验,我们把这30年来家电家庭中的知识问答库转化成人工智能的语料库,希望能够实现给用户提供主动的服务,而不再是以人工的方式。这也是我们在自然交互方面的聚焦点。
在交互方式方面,我们对未来智慧家庭交互入口的判断是分布式入口,也就是不会只有一个。这也是行业里面经常讨论的关于入口流量问题,传统的APP、电视、冰箱以及现在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智能音箱,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入口方式。用户最好的方式是所见即所得,走到哪里都可以进行交互,而不需要额外打开手机,或打开某种设备。但是,这里面有很重要一点,如果不同的交互入口割裂的话,是不会有很好体验的。
对于不同的入口,做一次交互和问答之后,如果你到另外一个地方,就需要重新说一遍,因为它没有记录你的行为,或者根本不理解你在别的地方做什么事。所以,U 智慧生活平台支持这么多的分布式交互入口,是因为我们采用了统一的小U管家。它可以共享用户在不同的分布式入口进行交互的信息,比如从音箱进来,可以到冰箱中交互。这是我们在架构上面需要考虑的,做到分布式交互统一的后台处理。
提到智能音箱,在今年家博会上我们也发布了一台。这台小音箱目前正在密集上市过程中。现在有很多企业做智能音箱,但我们做智能音箱并不在于音箱本身,而是希望能够提升用户在整个智慧家庭的体验,也不一定要掌控这个入口。比起音箱产品,在放音乐、听歌和讲故事这些功能上,我们也毫不逊色。但是,我们更侧重如何通过音箱跟智能设备、家电服务进行交互,甚至让用户通过它们能够享受比以前更加便捷的在线客服服务。
上图是智慧家庭的理解和决策中心。刚才提到了交互方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交互的界面,但是对于整个智慧家庭,我们一再强调是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实用到更加懂你。所以,我们构建了智慧家庭的理解和决策中心,通俗讲也叫U 云脑。
U 云脑的决策依据来自于网器场景、用户交互和资源服务,也通过用户在使用家电或智能硬件的过程中记录的一些行为,包括用户通过语音或者APP时所采取的一些行为。我们对这些行为进行收集,进行用户/家庭洞察、网器产品画像,同时对整个用户的生活轨迹进行分析,对他的生活服务偏好进行归类,形成整个智慧家庭的知识图谱,最终形成智能推荐。这种智能推荐可以适用于不同场景来给用户提供主动的服务。前面提到了冰箱、洗衣机、空调,甚至还有热水器,我们也是用同样的U 云脑来进行个性化推荐。这样你就发现很有意思,用户在冰箱的使用行为可能会被应用到空调或热水器中。
除了前面讲到把整个智能设备的数据、场景开放出来外,我们也希望能够把智慧家庭的理解和决策中心逐步开放出来。
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比较成熟的IOT我就不再展开讲了。最后说一下U 智慧生活平台的开放合作策略。无论是海尔或者优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开放,我们很清楚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上面这张图展现了U 平台开放的策略。
用户是我们一直很重视的,智能家电也是海尔必须要做好的,这块是我们的根,我们必须做好,没有别人能够帮助我们。但是除此之外,往外延伸比如一些智能硬件、一些资源服务,完全可以全面开放。海尔或者优家重点是抓住用户,重点是把整个智能家电体验给做好,其它的都可以通过第三方合作来进行,大家优势互补,能够给用户提供最好体验。
讲到U 开放策略,我们分项目合作、解决方案合作以及技术合作三个层面。
前面给大家讲了海尔智慧家庭的一些智能单品、智能成套、场景,包括背后的U 智慧生活云平台,接下来所有东西一定要交付到用户手里,让用户能够体验,能够享受智慧家庭的服务。因此,结合前面我们说的海尔的独特优势,线上线下的渠道是我们在除产品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差异化。除了传统的家电,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在建智慧家庭体验中心,最终会形成海尔智慧家庭体验中心的线上渠道。
同时还有城市体验中心、家居建材渠道、专卖店渠道和综合卖场,这些都会从以前的传统家电专卖店变成智慧家庭的体验中心、智慧家庭集成店和智慧家庭的体验店。实际上,智慧家庭的落地不只是产品做出来,而是要让用户体验得到、装得上、用得好,并且服务好。比如,福州居然之家海尔智慧家庭集成店于2017年10月1号开业,在开业之后得到的反馈很好。目前整个智慧家庭的高端比例提升到了35%,同时整个场景式的体验也是比较能得到用户认可的。
在这里我想顺便说一下,在智慧家庭行业里面,有很多人说价格太高,其实我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场景体验以及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才是重要的。
除了体验店,我们还有成套服务。除了把海尔家电专卖店改造成智慧家庭的体验店、设计中心以及成套调试中心,我们也把海尔的家电服务能力上升为智慧家庭的承包服务。这块也是继承海尔在服务方面的优势,现在已经构建的这些成套服务网点,从图上大家可以看到是蛮可观的,有超过2600个服务网点,这些都是一个很大的升级,当然升级过程也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过我们很清楚地意识到越是难的也是有价值的。
总结一下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智慧家庭的一些实践。我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关于海尔智慧家庭,我们强调的是全屋智能,以家电为基础,以成套为核心,提供可以定制化的服务能力,同时还有U 平台提供的智能化服务以及智慧家庭的理解和决策中心等这些背后的技术能力。
谢谢大家,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
Q&A环节
提问一
龙亮臻-Sleepace-COO
1、海尔的市场化战略和目前小米生态链、华为生态伙伴有什么区别,哪些方面是海尔的优势,海尔会开放哪方面资源来赋能市场伙伴?
2、海尔的开放模式包括了非常多的平台,生活、用户、资源、互联、创意等等,未来的市场伙伴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和海尔开展什么样的合作,可否举个案例?
3、智慧家庭的全屋智能覆盖了几乎每个家庭场景,17年在巨头的支持下,火了AI音箱,娱乐品类会很容易引起关注和传播,那么从海尔角度出发,陈总认为下一个可能存在爆发的品类或者场景会是什么?海尔会提供什么样的技术或者资源来赋能?
陈国伙:1、我一开始也提到了,海尔做智慧家庭跟其他平台的生态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是以家电为出发点去构建整个智慧家庭的生态以及U 智慧生活的平台。相对其它公司比如小米和华为,最大不同在于我们在家电以及泛家电行业的一些资源积累,包括渠道和售后服务,另外很重要一点差别在于基于海尔家电的技术能力,如互联以及大数据,而这些我们都是可以开放出来,都是可以赋能整个市场伙伴的。华为更多只做平台,在通信渠道这块比较擅长;小米在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上有优势。
2、海尔整个集团都在谈开放,从张首席(注:海尔CEO张瑞敏)开始,一直在提海尔是一个开放的生态平台。所以,海尔的开放模式,包括有覆盖供应商的海达源模块商资源平台和关注创业的Hope平台以及面向物联网的U 能力技术平台,都可以开放给第三方。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合作呢?以U 为例,软硬件能力、语音等人工智能的能力以及大数据的方式,都可以开放合作。
比如要做智能硬件产品,想跟海尔的家电进行互联互通,或者想整合到我们成套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中来,你就可以用我们的IOT平台,用我们的硬件模块,同时基于我们平台进行开发,就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现有解决方案体验并叠加上你的体验,再打包给用户来体验。
3、智慧家庭的全屋智能其实覆盖很多场景,而AI是最容易受到关注并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爆发的品类或场景,我想说人工智能肯定是很重要的一点,而家庭中的语音音箱只是一个语音交互,我认为未来肯定是语音交互 视觉呈现这样的一些应用,最好的应用就是看得见听得着,所以下一个爆发品类,带屛音箱可能是一个,但是我觉得绝对不是唯一的,而且场景肯定是语音交互 视觉呈现,我们在语音这块是有一些积累的,同时视频这块我们现在也在跟部分合作伙伴在合作中。
提问二
赖鼐-全志科技-研发技术总监
智能家居对人工智能和芯片的需求有哪些?比如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方面,图像识别,大屏显示等是否有和智能家居产品结合的关键点。
陈国伙:智能家居的人工智能芯片,我认为语音和图像是都有需求的。首先,语音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但是现在语音的整个方案的成本和效率还是太低,所以未来趋势肯定是语音要集成到芯片中来,变成一个语音专用芯片;另外一个是图像,集成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专业领域的图像识别,比如刚才讲到的冰箱中的图像识别,在一些特殊场景的图像识别,我想这是有很大需求的;对于大屏显示,我觉得不好说,除了电视。
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刚才我们讲到了IOT AI,我认为人工智能芯片,首先是与语音和图像结合,另外要跟IOT结合,从而提升整个互联通信的效率、稳定性以及它的智能化,比如网络的自发现、自组织,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需求点。
提问三
庹小洪-中兴-硬件研发工程师
1、智慧家庭目前行业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U 作为开放平台,对于制定行业标准是否有相关的准备或研究?
2、当前最火的5G对智慧家庭行业发展有哪些带动?
3、作为与用户生活相关的产品,请问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这块有哪些措施?
陈国伙:1,智慧家庭行业确实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一直都比较重视标准的研究,比如在OCF和WI-FI的HETG联盟中,我们都有一些标准研究,我们的研究最主要方向是兼容协议以及互联互通,也会把我们做的一些标准推荐给行业,比如我们跟家电协会合作,把我们U 的一些标准提供给家电协会,来做一些行业内的互联互通。
2,我个人的观点是5G是一个移动的网络,对一些移动场景可能更为迫切,推动性会更强一些,比如自动驾驶。而在家庭中的应用,我想可能是NB-IOT,在一些低功耗的场景,比如像三表,这个是可能的,还有一些小的智能硬件。从短期来看,我们认为5G对整个智能家电的带动是有限的,因为家电是一个常带电且常在线的设备,它对功耗不敏感,只要网络设置得稳定,其他的还不是主要的瓶颈。
3,关于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我想技术上的措施很多,当然网络安全绝对是永远都存在的话题,没有永远的安全。而安全的最大问题不是方案,而是有没有发现问题,只要发现了安全问题,我想肯定是能解决它的,特别是技术上的。我想强调的是在智慧家庭时代,技术上安全是很重要,但是用户心理上认为安全才更加重要,因此如何让用户来觉得他的家庭是安全的,这很重要。
提问四
王朝宁-广发家电-高级分析师
1、目前智能产品普遍单品价格较高,公司认为全屋智能,甚至是单品智能做到什么程度上可以让消费者愿意支付目前这么高的溢价,需要有什么样的产品属性?或者智能产品的溢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下降到对消费者有足够的吸引力?
2、另外一个是相比其他全屋智能,比如美的,或者小米,海尔除了在具备全产品线这方面还有什么其他优势?比如技术或者产品创新方面?
陈国伙:1,我觉得现在整个智能产品的价格已经有很大下降了。当然在智能化时代,我认为不可能所有的产品都是低价的,肯定也有高价,就像手机一样。只要你把体验做好了,消费者肯定愿意买单。所以低价并不是促使整个智慧家庭规模引爆的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体验。怎样的体验能够让用户愿意买单,比如这一两年,我们都在推整个智慧成套的解决方案,我们发现价格不是下来了,而是上去了。
2,海尔擅长的是家庭家电,我们的全屋智能更多的是解决房屋跟用户密切相关的常带电且常在线的这些智能设备,像空调、洗衣机、冰箱,用户在家里一放,几年不会去移动它,这也是我们产品的优势,也就是只要这个产品搬进用户家里去,基本是不会动的,因此可以带动其他产品,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对于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我们还是围绕家庭这种场景体验,背后有U 平台、U 大脑、人工智能以及我们智慧家庭理解和决策中心。
本文是智东西(zhidxcom)原创稿件,转载联系微信:zhidx_com,未经许可,谢绝转载。